鋼模模數(shù)檢測摘要:鋼模模數(shù)檢測是模具制造與質(zhì)量控制的核心環(huán)節(jié),通過精確測量幾何參數(shù)、材料性能及表面狀態(tài)等關鍵指標確保模具功能性。本文系統(tǒng)闡述檢測項目、適用材料范圍、標準化方法及專用設備配置,重點涵蓋尺寸公差、硬度梯度、形位誤差等核心參數(shù)的量化分析要求。
參考周期:常規(guī)試驗7-15工作日,加急試驗5個工作日。
注意:因業(yè)務調(diào)整,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,望諒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質(zhì)的個人除外)。
1.尺寸精度:測量型腔深度(0.02mm)、孔徑公差(IT6-IT7級)、分型面配合間隙(≤0.03mm)
2.表面硬度:表層洛氏硬度(HRC50-55)、芯部維氏硬度(HV300-350)梯度分布
3.形位公差:平面度誤差(≤0.03mm/m)、垂直度偏差(≤0.02/100mm)、同軸度(Φ0.015mm)
4.材料成分:碳含量(0.35%-0.45%)、鉻含量(12%-14%)、鉬含量(0.8%-1.2%)光譜分析
5.表面粗糙度:Ra值(0.4-0.8μm)、Rz值(3.2-6.3μm)三維輪廓測量
1.冷作模具鋼:SKD11/D2系列沖壓模、拉伸模
2.熱作模具鋼:H13/4Cr5MoSiV1壓鑄模、鍛壓模
3.塑料模具鋼:P20/718注塑模、吹塑模
4.高速工具鋼:M2/W6Mo5Cr4V2精密沖頭
5.硬質(zhì)合金模具:YG15/YG20拉絲模、冷鐓模
ASTME384-22《材料顯微硬度標準試驗方法》測定滲層硬度梯度
ISO12181-2:2021《幾何產(chǎn)品規(guī)范(GPS)圓度測量》評估型腔圓柱度
GB/T1800.1-2020《產(chǎn)品幾何技術規(guī)范(GPS)線性尺寸公差》驗證配合尺寸
GB/T4340.1-2009《金屬材料維氏硬度試驗》執(zhí)行基體硬度測試
ISO25178-2:2022《產(chǎn)品幾何技術規(guī)范(GPS)表面結(jié)構(gòu)區(qū)域法》分析表面紋理
1.HexagonGlobalAdvantage三坐標測量機:空間尺寸精度(1.9+L/250)μm
2.MitutoyoHM-200洛氏硬度計:HRC標尺分辨率0.1HRC
3.ZygoNewView9000白光干涉儀:表面粗糙度測量精度0.1nm
4.SpectroMAXxLMX06直讀光譜儀:元素分析精度0.001%
5.KEYENCELJ-V7000激光位移傳感器:非接觸式形變測量精度1μm
6.TESAMicro-Hite3D高度規(guī):垂直度測量重復性0.5μm
7.BrukerD8ADVANCEX射線衍射儀:殘余應力分析精度10MPa
8.OlympusDSX1000數(shù)碼顯微鏡:500倍率下表面缺陷識別能力≥5μm
9.Instron5985萬能試驗機:載荷精度0.5%示值@10kN量程
10.CarlZeissAxioImager.A2m金相顯微鏡:晶粒度評級符合ASTME112標準
報告:可出具第三方檢測報告(電子版/紙質(zhì)版)。
檢測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資質(zhì):旗下實驗室可出具CMA/CNAS資質(zhì)報告。
標準測試:嚴格按國標/行標/企標/國際標準檢測。
非標測試:支持定制化試驗方案。
售后:報告終身可查,工程師1v1服務。
中析鋼模模數(shù)檢測 - 由于篇幅有限,僅展示部分項目,如需咨詢詳細檢測項目,請咨詢在線工程師
2024-08-24
2024-08-24
2024-08-24
2024-08-24
2024-08-24
2021-03-15
2023-06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