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合小核菌病檢測摘要:檢測項目1.菌絲形態(tài)學分析:測量菌絲直徑(3-8μm)、分支角度(45-90)、隔膜間距(50-200μm)2.菌核特征鑒定:記錄菌核直徑(0.5-2mm)、色澤(初期白色→成熟棕褐色)、表面紋路3.孢子密度測定:采用血球計數(shù)板法統(tǒng)計分生孢子濃度(≥110?CFU/g為陽性)4.致病性驗證:離體葉片接種試驗(25℃/72h觀察褐斑擴展直徑≥5mm)5.分子生物學檢測:ITS序列擴增(引物ITS1/ITS4),目標片段長度500-600bp檢測范圍1.百合鱗莖組織樣本(表皮/維管束分離物)2.發(fā)病植株根際土
參考周期:常規(guī)試驗7-15工作日,加急試驗5個工作日。
注意:因業(yè)務調整,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,望諒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質的個人除外)。
1.菌絲形態(tài)學分析:測量菌絲直徑(3-8μm)、分支角度(45-90)、隔膜間距(50-200μm)
2.菌核特征鑒定:記錄菌核直徑(0.5-2mm)、色澤(初期白色→成熟棕褐色)、表面紋路
3.孢子密度測定:采用血球計數(shù)板法統(tǒng)計分生孢子濃度(≥110?CFU/g為陽性)
4.致病性驗證:離體葉片接種試驗(25℃/72h觀察褐斑擴展直徑≥5mm)
5.分子生物學檢測:ITS序列擴增(引物ITS1/ITS4),目標片段長度500-600bp
1.百合鱗莖組織樣本(表皮/維管束分離物)
2.發(fā)病植株根際土壤(0-20cm耕作層)
3.溫室栽培基質(泥炭/珍珠巖混合介質)
4.組培苗污染源篩查(培養(yǎng)基殘留物)
5.進出口種球包裝材料(木屑/保濕棉)
1.ISO16140-3:2022《食品鏈微生物學-方法驗證-第3部分》分離培養(yǎng)流程
2.GB/T28068-2011《花卉植物真菌病害檢測技術規(guī)范》菌核鑒定條款
3.ASTMD7786-13《植物病原真菌分子檢測標準指南》DNA提取要求
4.NY/T401-2000《花卉種苗產地檢疫規(guī)程》田間診斷標準
5.SN/T1840-2016《植物病原真菌實時熒光PCR檢測方法》定量分析
1.奧林巴斯CX43生物顯微鏡(1000油鏡觀察菌絲結構)
2.ThermoFisherQuantStudio5實時熒光PCR儀(ITS基因擴增)
3.Eppendorf5424R高速離心機(12000rpm核酸提?。?br/>4.MemmertIPP110培養(yǎng)箱(251℃恒溫培養(yǎng))
5.SartoriusCP225D電子天平(0.1mg精度稱量)
6.BinderKB115恒溫恒濕箱(RH≥85%菌核誘導)
7.BioTekEpoch2酶標儀(OD600值測定菌液濃度)
8.EscoAC2-4S1生物安全柜(病原分離操作)
9.LeicaCM1950冷凍切片機(組織樣本前處理)
10.HamiltonMICROLABSTARlet液體工作站(高通量檢測)
報告:可出具第三方檢測報告(電子版/紙質版)。
檢測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資質:旗下實驗室可出具CMA/CNAS資質報告。
標準測試:嚴格按國標/行標/企標/國際標準檢測。
非標測試:支持定制化試驗方案。
售后:報告終身可查,工程師1v1服務。
中析百合小核菌病檢測 - 由于篇幅有限,僅展示部分項目,如需咨詢詳細檢測項目,請咨詢在線工程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