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隙檢測摘要:檢測項目1.孔隙率測定:測量體積孔隙率(0.1%-50%)、開孔/閉孔比例(精度0.5%)2.孔徑分布分析:覆蓋0.35nm-500μm范圍,采用BJH法或MIP法3.滲透率測試:氣體滲透系數(shù)(10^-7-10^-13m)與液體滲透速率4.三維空隙重構:分辨率達0.5μm的立體結構建模5.表面粗糙度關聯(lián)分析:Ra值(0.05-25μm)與空隙形成相關性檢測范圍1.粉末冶金制品:包括硬質合金、金屬注射成型件2.鑄造金屬件:鋁合金缸體、鈦合金航空鑄件3.陶瓷基復合材料:SiC/SiC耐高溫部件4.高分子多孔材
參考周期:常規(guī)試驗7-15工作日,加急試驗5個工作日。
注意:因業(yè)務調整,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,望諒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質的個人除外)。
1.孔隙率測定:測量體積孔隙率(0.1%-50%)、開孔/閉孔比例(精度0.5%)
2.孔徑分布分析:覆蓋0.35nm-500μm范圍,采用BJH法或MIP法
3.滲透率測試:氣體滲透系數(shù)(10^-7-10^-13m)與液體滲透速率
4.三維空隙重構:分辨率達0.5μm的立體結構建模
5.表面粗糙度關聯(lián)分析:Ra值(0.05-25μm)與空隙形成相關性
1.粉末冶金制品:包括硬質合金、金屬注射成型件
2.鑄造金屬件:鋁合金缸體、鈦合金航空鑄件
3.陶瓷基復合材料:SiC/SiC耐高溫部件
4.高分子多孔材料:PTFE過濾膜、發(fā)泡聚乙烯
5.增材制造工件:SLM成型金屬件的層間空隙
1.ASTMD4404-18汞侵入孔隙測定法(MIP)
2.ISO15901-2:2022氣體吸附法孔徑分析
3.GB/T3360-2021金屬材料孔隙率金相測定法
4.ASTMF316-03(2019)泡點法膜材料孔徑測試
5.GB/T34367-2017工業(yè)CT檢測多孔材料標準
1.MicromeriticsAutoPoreV9600:汞孔隙儀,壓力413MPa,孔徑3nm-900μm
2.QuantachromeNOVA4200e:比表面及孔徑分析儀,分辨率0.35-500nm
3.ZeissAxioImager.M2m:數(shù)字金相顯微鏡,搭配ImageProPlus分析模塊
4.BrukerSkyScan1272:微焦點CT系統(tǒng),空間分辨率0.4μm
5.ShimadzuSMX-225CT:工業(yè)CT裝置,最大穿透鋼厚度50mm
6.EltraThermostep:熱脫附法孔隙分析儀(溫度范圍20-1500℃)
7.KeyenceVHX-7000:三維表面形貌測量系統(tǒng)(5000萬像素)
8.MalvernPanalyticalMastersizer3000:激光粒度儀(0.01-3500μm)
9.AntonPaarPorotecPMI:毛細管流動孔徑分析儀(13nm-500μm)
10.OlympusLEXTOLS5000:激光共聚焦顯微鏡(120nmZ軸分辨率)
報告:可出具第三方檢測報告(電子版/紙質版)。
檢測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資質:旗下實驗室可出具CMA/CNAS資質報告。
標準測試:嚴格按國標/行標/企標/國際標準檢測。
非標測試:支持定制化試驗方案。
售后:報告終身可查,工程師1v1服務。
中析空隙檢測 - 由于篇幅有限,僅展示部分項目,如需咨詢詳細檢測項目,請咨詢在線工程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