礦物原料檢測摘要:礦物原料檢測聚焦礦石、精礦等材料的系統(tǒng)分析,核心檢測對象包括化學成分、物理性能和礦物學特征。關鍵項目涵蓋主元素定量(如Fe%、SiO?%)、物理參數(shù)(密度、硬度)、雜質元素限制(As≤0.05%、Pb≤0.1%)及粒度分布,確保原料符合工業(yè)規(guī)范要求。
參考周期:常規(guī)試驗7-15工作日,加急試驗5個工作日。
注意:因業(yè)務調整,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,望諒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質的個人除外)。
化學成分檢測:
物理性能檢測:
礦物學特征分析:
粒度分布檢測:
含水量測定:
熱性能檢測:
電性能檢測:
放射性檢測:
有害元素限制檢測:
形態(tài)學分析:
1.鐵礦石:涵蓋赤鐵礦、磁鐵礦等,側重檢測Fe含量≥60%和SiO?雜質控制。
2.銅精礦:包括硫化銅礦等,重點測定Cu含量20%~30%及As、Pb雜質限值。
3.鋁土礦:涉及三水鋁石等,核心檢測Al?O?含量≥40%和SiO?≤10%。
4.金礦石:涵蓋原生礦等,強調Au含量≥1g/t和有害元素如Hg的控制。
5.稀土礦物:如獨居石等,側重稀土氧化物總量≥50%和放射性元素檢測。
6.煤炭:包括無煙煤等,重點分析固定碳含量≥60%和灰分≤15%。
7.石灰石:涉及方解石等,核心檢測CaO含量≥52%和MgO≤2%。
8.螢石:涵蓋氟化鈣礦等,側重CaF?含量≥85%和SiO?雜質分析。
9.石墨:包括鱗片石墨等,重點測定固定碳≥90%和灰分≤5%。
10.鈦鐵礦:涉及金紅石等,核心檢測TiO?含量≥48%和Fe?O?控制。
國際標準:
國家標準:
國際標準如ISO側重試樣制備精度±0.5%,ASTM要求儀器校準頻率更高;國家標準GB簡化部分步驟,但測量范圍相同。
1.X射線熒光光譜儀:RigakuZSXPrimusIV(檢測限0.001%,元素范圍Na-U)
2.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:PerkinElmerPinAAcle900T(檢測限0.0001%,波長范圍190-900nm)
3.等離子體質譜儀:Agilent7900(檢測限0.00001%,質量范圍5-265amu)
4.激光粒度分析儀:MalvernMastersizer3000(測量范圍0.01-3500μm,精度±1%)
5.水分測定儀:SartoriusMA35(分辨力0.01%,溫度范圍50-160°C)
6.密度計:MettlerToledoXS204(量程0.001-300g,精度±0.001g/cm3)
7.硬度計:WilsonRockwell574(載荷范圍10-300kgf,精度±0.5HR)
8.熱分析儀:NetzschSTA449F3(溫度范圍-150-1650°C,升溫速率0.01-50K/min)
9.電導率儀:MettlerToledoSevenExcellence(測量范圍0-200mS/cm,精度±0.5%)
10.放射性檢測儀:BertholdLB124(檢測限0.1Bq/g,能量范圍20keV-3MeV)
11.偏光顯微鏡:OlympusBX53(放大倍數(shù)50-1000x,分辨率0.2μm)
12.X射線衍射儀:BrukerD8Advance(角度范圍5-160°,精度±0.0001°)
13.磁選分離器:S.G.FrantzLB-1(磁場強度0.1-1.5T,分離效率≥95%)
14.UV-Vis分光光度計:ShimadzuUV-2600(波長范圍190-1400nm,帶寬0.1-5nm)
15.壓力試驗機:Instron3369(載荷范圍0.02-50kN,精度±0.5%)
報告:可出具第三方檢測報告(電子版/紙質版)。
檢測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資質:旗下實驗室可出具CMA/CNAS資質報告。
標準測試:嚴格按國標/行標/企標/國際標準檢測。
非標測試:支持定制化試驗方案。
售后:報告終身可查,工程師1v1服務。
中析礦物原料檢測 - 由于篇幅有限,僅展示部分項目,如需咨詢詳細檢測項目,請咨詢在線工程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