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動機積炭檢測摘要:檢測項目1.積炭層厚度測量:采用非接觸式激光測厚儀(精度2μm),測量范圍0-500μm2.碳元素含量分析:通過X射線熒光光譜儀測定碳含量(誤差≤0.5wt%)3.熱重損失率測試:在氮氣氛圍下以10℃/min升溫至800℃,記錄質量變化曲線4.顯微硬度測試:維氏硬度計HV0.1載荷下測定(重復性誤差≤3%)5.孔隙率分析:壓汞法測定孔徑分布(測試范圍3nm-360μm)檢測范圍1.活塞頂部及環(huán)槽沉積物2.進氣/排氣門桿部積炭3.噴油嘴針閥結焦物4.EGR閥內(nèi)壁沉積層5.渦輪增壓器軸承殘留物檢測方法1.AS
參考周期:常規(guī)試驗7-15工作日,加急試驗5個工作日。
注意:因業(yè)務調整,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,望諒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質的個人除外)。
1.積炭層厚度測量:采用非接觸式激光測厚儀(精度2μm),測量范圍0-500μm
2.碳元素含量分析:通過X射線熒光光譜儀測定碳含量(誤差≤0.5wt%)
3.熱重損失率測試:在氮氣氛圍下以10℃/min升溫至800℃,記錄質量變化曲線
4.顯微硬度測試:維氏硬度計HV0.1載荷下測定(重復性誤差≤3%)
5.孔隙率分析:壓汞法測定孔徑分布(測試范圍3nm-360μm)
1.活塞頂部及環(huán)槽沉積物
2.進氣/排氣門桿部積炭
3.噴油嘴針閥結焦物
4.EGR閥內(nèi)壁沉積層
5.渦輪增壓器軸承殘留物
1.ASTMD7686-19《熱重分析法測定潤滑油沉積物》
2.ISO18335:2023《內(nèi)燃機沉積物紅外光譜分析法》
3.GB/T8926-2022《潤滑油高溫沉積物測定法》
4.GB/T38761-2020《汽車發(fā)動機積炭評定方法》
5.ASTME2109-22《掃描電鏡法表征沉積物微觀結構》
1.KeyenceVK-X3000激光共聚焦顯微鏡(三維形貌重建)
2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儀(粒徑分布分析)
3.NetzschSTA449F3同步熱分析儀(TG-DSC聯(lián)用)
4.ThermoScientificNicoletiS20傅里葉紅外光譜儀(官能團識別)
5.OlympusDSX1000數(shù)碼顯微鏡(5000倍顯微成像)
6.Agilent7900ICP-MS(金屬元素定量分析)
7.BrukerD8ADVANCEX射線衍射儀(晶體結構表征)
8.ShimadzuHMV-G21顯微硬度計(超微載荷測試)
9.MicromeriticsAutoPoreV9600壓汞儀(孔隙結構分析)
10.HitachiSU5000場發(fā)射電鏡(納米級表面觀測)
報告:可出具第三方檢測報告(電子版/紙質版)。
檢測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資質:旗下實驗室可出具CMA/CNAS資質報告。
標準測試:嚴格按國標/行標/企標/國際標準檢測。
非標測試:支持定制化試驗方案。
售后:報告終身可查,工程師1v1服務。
中析發(fā)動機積炭檢測 - 由于篇幅有限,僅展示部分項目,如需咨詢詳細檢測項目,請咨詢在線工程師
相關檢測
聯(lián)系我們
熱門檢測
榮譽資質